汕头的泰坦尼克号——祯祥轮海难事件始末
1945年,汕头发生一桩海难事件。当时,祯祥号和祥发号两艘客轮上共载客735人,最后获救351人,死亡或失踪的计384人。 遇难者中大部分是历经抗战颠沛流离之苦考入广州几所大学的潮汕学生,他们也是战后第一批大学生……
100年前,从美国南安敦启航往美国的泰坦尼克号邮轮在大西洋被冰山撞沉,这一航海史上的空前大灾难——1513名乘客遇难,震惊了全球,至今仍是人类世界一个巨大的、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泰坦尼克号事件之后的33年,即公元1945年,汕头也发生一桩海难事故,造成300多人死亡或失踪!事情过去了60多年,似乎现在知道的人已不多了,这是不应该的。灾难,应成为人类生存的警钟。故此,笔者搜集了当年的报刊资料和幸存者的回忆录,对事件的始末作一个粗略的介绍。1945年的秋天,整个汕头市沉浸在一片狂欢中,因为这年的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迫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力量,宣布无条件投降。饱受日本兽兵蹂躏劫掠的汕头人民扬眉吐气,整个港埠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喜庆气氛。10月26日上午,石海阳光灿烂、蓝天碧水,停泊在港口的祯祥号和祥发号2艘客轮即将启航,目的地是广州黄浦港。乘客主要是考入广州几所大学的潮汕地区的学生,这些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历经抗战的颠沛流离之后,经过考试,成为战后第一批大学生,真是喜悦溢于言表!大家欢笑着、跳跃着,与送别的亲朋好友道别。这两艘100多吨级的轮船是汕头华商公司的客轮,为铁木结构,底部是钢构,船楼部分是木结构。这次航行是抗战胜利后汕头到广州的处女航,将经汕尾,抵香港然后转广州。10时许,汽笛鸣响,轮船发出“隆隆”声经过妈屿岛徐徐驶出汕头港,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谁会料到,巨大的灾难将从天而降! 这些学生,有许多人是第一次乘坐海轮,十分新奇。尽管他们买的是拥挤的底层船舱,但新旧朋友席地而坐,互相介绍、言笑甚欢,船舱里充盈着青春的气息和希望的喜悦。 船进入大海,由于风浪渐大,船身颠簸起来。夜幕降临了,狂肆的大海无情地把魔手伸向这一前一后的两艘客轮。在剧烈的颠簸中,祯祥轮的锅炉震坏了,机器停止了运转!100多吨的船体失去了动力,在漫无边际的大海上漂浮。到了深夜,船身摇晃得越来越厉害,险象环生。船员扯开嗓子,大声呼喊着让大家把船上的物品抛入大海,以减轻船的负载。大家都惊恐万状但又无可奈何,不少人放声大哭,但更多的人强忍着,祈望着救援船只的到来。 黎明终于来临。有人发现不远处有2艘打渔的帆船,大家喜出望外,纷纷发出信号,大声呼救!帆船终于缓缓驶了过来。此时,祯祥轮上共有300多名乘客,怎么办呢?大家正商量着要让妇女儿童先上船。忽然船上的高音喇叭声嘶力竭地喊道:“谁都不准上帆船!谁都不准上帆船!”话音刚落,祯祥轮上顶层贵宾房的国民党潮汕专员公署专员陈克华及卫兵、随从、家眷等30多人抢先登上了两条帆船,其他人则一律不准上船!随后,帆船各抛过来一条缆绳,挂在祯祥轮和祥发轮的船头,缓缓拖航。大家对陈克华只顾自己不顾旁人的行径十分愤慨,骂声不绝,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更恶毒的还在后头。帆船拖行了一天,黄昏时候,祯祥轮突然发生强烈的震动,原来,拖缆断了!船上的人万万没有想到,陈克华竟下令把缆绳砍断!大家陷入绝望的深渊,一时间呼救之声四起。一老妇呼其子曰:“儿啊,让我摸你一下,我年老了,你勿顾我,自己设法求生吧。”有一富商以黄金求援;有一少女以身相许求救…… 船身的木构部分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已严重损伤,一阵狂风袭来,三层楼高的船台轰然倒下,当场压死了十多名乘客。船体失去平衡,尾部开始下沉,大家都明白救援无望了,惊慌失措中四处寻找漂浮物以求自救,木条、棉被都成为争抢的对象。 船体很快沉没。抢不到漂浮物和不会游泳的人哀号着消失在茫茫的大海,拿到漂浮物的人则在刺骨的海水中颤栗着。生命恍如游丝,说断就断,有的人力气用尽了,坚持不住放弃了生存的最后希望,有的人被冰冷的海水冻僵了,悄无声息地停止了呼吸。人们再也无力喊叫,夜的海面一片死寂。 当东方出现鱼肚白,濒于绝境的幸存者惊喜地看到附近有几条渔船!这些渔船是获知情况前来救援的。幸存者喜出望外,但已经不会动弹了,他们像鱼一样被拉上渔船,大家劫后余生,悲喜交集,无以名状。这时已是28日清晨。 祥发号的情况和祯祥号一样,船体沉没后,乘客大多遇难,只有少数的幸存者被救起。据后来核实统计,二艘轮船上共载客735人,获救者351人,死亡或失踪的计384人! 据幸存者陈亿章先生后来回忆称,大家乘渔船首先达香港,得到“香港潮州同乡会”的救助,澳门一位名叫蔡光前的乡亲捐出巨款援助,安排了他们在香港10天的食宿并帮助其中的学生办理到广州入学的事宜。大家都永远记住了蔡光前和前来救援的渔船船主杜伯金、陈署木先生! 让人感到愤慨的是,在这次海难事故中,无论是紧急施救还是善后处理,当时的民国政府没有半点实质性的举措,甚至事后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负责调查和公布情况。倒是那个陈克华,在10月31日的《岭东民国日报》上称当时砍缆是正确的,居然为自己的罪行辩解,真是禽兽不如! 这场发生在60年前的大海难,到现在我们仍感到非常痛惜和悲伤!在失踪或遇难的384人中大部分是即将进入大学精修的学生,这是潮汕地区未来的栋梁和精英、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就这样夭折在茫茫大海上,痛何如哉!当然,人生而平等,我们对其他的遇难者也表示深深的悼念!正如时人的悼诗:“人生几回伤往事,晴空碧海吊孤魂。”陈坤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