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航空文化
⊚  首页 >  驾驶文化 > 航空文化 > 

曾击落6架日本飞机 中国最后一个飞虎队员去世

编辑:驾驶网    来源:新浪汽车    2010-10-17    👁2808  

  他的战功

  打落日本飞机6架,3次被击落。4次飞越驼峰死亡航线,亲历了南京日本投降仪式。

  他的波折

  上世纪70年代,当拉货的三轮车夫。没有人知道,他曾与日本军机空中格斗,他曾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

  他的荣耀

  唯一留在家中精心保存的,是一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

  在杭州的一个普通的生活小区里,生活着一位叫吴其轺的老人。他曾是抗日战争中闻名中外的“飞虎队”飞行员,一生传奇。

  13日零时28分,吴其轺老人安详辞世,享年92岁。有人说,他的辞世可能意味着曾经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叱咤风云的飞虎队的历史上,中国再无亲历者。

  老人辞世

  美国飞虎队五大队协会送来花圈

  15日,记者来到吴其轺老人生前居所。屋外的雨棚下,摆满花圈,几个花圈上的落款颇有来头:美国飞虎队五大队协会、中国飞虎队纪念馆……屋内的墙上,则挂满了老人生前的照片,大多是老人当年在飞虎队时的照片,照片里的吴其轺英姿飒爽。

  吴其轺的小儿子吴缘不停地接着各地打来的慰问电话。他手中拿着一封唁电,是中国飞虎队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发来的:“吴其轺加入飞虎队后,驾驶银鹰痛击倭寇,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做出了贡献……”

  一生低调

  酷爱飞行,曾入黄埔军校

  根据家人回忆,吴其轺一生低调,鲜与人谈及那段戎马倥偬的岁月,其飞虎队队员的身份直到2005年才经由媒体对外公开。然而,飞虎队的记忆显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吴其轺的脑海。

  吴其轺,1918年出生于福建闽清。吴其轺的父亲吴銮仕是当地著名乡绅。在离乱年代,吴銮仕先后将两个儿子送上抗日战场。1936年,吴其轺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即投身于抗日战争。1943年,他凭借优异的飞行成绩和一口流利的英语转入陈纳德组建的中美混合联队14航空队的5大队飞行,成为素有“飞虎队”之称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中的一员。

  赫赫战功

  打落日本飞机6架

  参与88次空战,作战时间800多小时,打落日本飞机6架,3次被击落。这是吴其轺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美国援华空军时的作战经历。

  4次飞越驼峰死亡航线,见证了日军的芷江洽降,亲历了南京日本投降仪式。当一切成为历史,吴其轺只留下一枚飞行优异十字勋章,一枚航空奖章以及一枚单位集体荣誉勋章。这些用生命换来的荣誉,见证了吴其轺的青春与热血,一度成为他在艰难困苦中生存的动力。

  坎坷经历

  29年,寻找失落的勋章

  不幸的是,30多年前家中遭受洗劫,3枚勋章一并丢失。“勋章代表了父亲的一生。”吴缘说,1980年起,吴其轺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一找就是29年。

  “父亲每年都给美国空军总部写信,希望补回勋章,几乎一年一封。”吴缘说。

  最终,吴缘找到了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飞虎队”第五队协会,协会会长正是吴其轺当年一起飞行的战友。2009年5月,第五大队协会来信:美国空军总部将给吴其轺补发十字勋章和航空勋章,不日就将寄到。

  如今,十字勋章和航空勋章已经作为捐赠物陈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而唯一留在家中精心保存的,是一枚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在吴其轺眼中,这枚章一直被视为生命的里程碑。

  晚年波折

  曾是一名三轮车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远赴美国西点军校航空分校留学归来的吴其轺在中国台湾被授予中校军衔。这时,一封父亲的家书扭转了其一生的命运。在家书中,其父言辞坚决而恳切地希望他能回到大陆,一起建设新中国。

  几经辗转,吴其轺来到杭州,任职浙江大学。1954年3月8日,吴其轺在一次政治运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被遣送到余杭农场,接受学习改造,这一去就是整整20年。

  70年代,吴其轺在清波针织手套厂当了一名拉货的三轮车夫。没有人知道,这个车夫曾是开着战斗机与日本军机空中格斗过的优秀飞行员,曾是西点军校的高材生。吴缘说,“平和”是父亲扛过人生岁月的秘密武器,为此他给儿孙取名:吴缘、吴量、吴边、吴争、吴端。

  1979年,吴其轺平反昭雪。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他被更多的人想起来。如今,吴缘已经着手为父亲写一本40万字的回忆录。

 
国家网信办举报中心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 全国互联网安全管理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8-2023  驾驶爱好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22005号-1